臨終關愛不同于安樂死,這既不促進也不延遲病人死亡。其主要任務包括對癥、家庭護理、緩解癥狀、控制疼痛、減輕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負擔和消極情緒。所以臨終關懷常由醫(yī)師、護士、社會工作者、家屬、志愿者以及營養(yǎng)學和心理學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員共同參與。臨終關懷和腫瘤預防、一樣,是癌癥研究中不可忽視的方面。
安寧療護與安樂死的區(qū)別
“安樂死”(euthanasia)一詞源于希臘文,意思是“幸?!钡乃劳觥K▋蓪雍x,一是安樂的無痛苦死亡;二是無痛致死術。安樂死指對處于生命終末期無法救治的患者停止或使用,讓其死亡結果自然發(fā)生或者無痛苦地死去。根據一般的安樂死分類方法,可分為積極安樂死和消極安樂死,還可以分為自愿安樂死、非自愿安樂死和無法知悉本人意愿的安樂死。積極安樂死是指采用積極的措施去結束垂?;颊邚浟粼谕纯嘀械纳唧w做法是給患者注射毒劑或服用毒性藥品等。平時人們所說的安樂死是指積極安樂死。積極安樂死是用人道的方式,使患有不治之癥的患者在無痛苦的狀態(tài)中結束生命。
安樂死與安寧療護有許多相同的地方,比如目的都是為了減輕患者痛苦,后果都是造成患者死亡,但二者之間還是有許多區(qū)別。
居家服務模式
居家安寧療護在家庭環(huán)境下,為處于生命終末期的患者提供緩解癥狀、舒適護理等服務,幫助患者解除生理、心理、社會和精神的痛苦,滿足患者在家中接受照護和離世的愿望,使其能安詳地度過人生的后階段,有尊嚴地辭世。同時幫助家屬減緩失去親人的痛苦,積極地面對生活,終提高患者及家屬在各個階段(從疾病診斷到居喪整個過程)的生活質量。
提供居家安寧療護的醫(yī)護人員可以來自醫(yī)院、寧養(yǎng)院、安寧療護中心或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等服務機構。服務對象為愿意接受居家安寧療護的終末期患者。
服務方式主要包括兩個部分:1.探訪居家患者的流程——在家屬或患者在相關的安寧療護機構(醫(yī)院、寧養(yǎng)院、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等)登記填寫預約申請表后,安寧療護團隊會到患者家中進行探訪,詢問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并進行各項評估,確定收案后,請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和家屬一起制定居家照護方案,對患者進行癥狀處理,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心理社會支持等;2.電話或互聯(lián)網咨詢服務流程——對復診患者應定期進行電話或互聯(lián)網咨詢,具體內容包括疼痛控制咨詢、癥狀處理指導、舒適指導、社工社會心理精神個案的電話輔導、哀傷個案的電話哀傷輔導及社工為患者及家屬尋求社會資源的電話咨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