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 認證的基本流程
準備階段
建立符合 ISO/IEC 17025 的管理體系,并運行至少 6 個月。
進行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確保體系有效運行。
準備申請材料,包括申請書、質量手冊、程序文件、檢測 / 校準能力范圍等。
申請階段
向 CNAS 提交申請材料,CNAS 對材料進行形式審查,符合要求后受理。
評審階段
文件評審:評審員對實驗室的管理體系文件進行審查,判斷其是否符合標準要求。
現場評審:評審組到實驗室現場,通過觀察、訪談、查閱記錄、現場實驗等方式,評估實驗室的實際能力。
整改與批準
實驗室對評審中發(fā)現的不符合項進行整改,并提交整改報告。
CNAS 對整改報告進行驗證,符合要求后批準認可,頒發(fā)認可證書。
監(jiān)督與復評審
獲證后,CNAS 會進行定期監(jiān)督評審(通常每年 1 次)和復評審(每 3 年 1 次),確保實驗室持續(xù)符合要求。
整改驗收:對于評審中發(fā)現的不符合,實驗室要及時進行糾正,一般情況下,CNAS 要求實驗室實施整改的期限是 2 個月。整改完成后,評審組對整改材料進行審查驗收。
根據《實驗室和檢驗機構認可收費管理規(guī)則》CNAS-RL03,申請 CNAS 實驗室認證需要繳納的費用主要包括申請費、評審費和年金。具體如下:
申請費:CNAS 受理申請機構的認可申請時,向申請機構每次收取 500 元。申請費一經收取不予退還。
評審費:收費標準為 2400 元 / 人?日數,是 CNAS 對申請機構進行文件評審、現場評審等活動時收取的費用。評審人日數根據國際慣例和相關認可規(guī)則的規(guī)定核算,CNAS 會根據實驗室的規(guī)模和評審范圍大小確定具體人日數。
年金:獲證機構每年需向 CNAS 繳納 1000 元,用于維持 CNAS 認可資格和數據庫管理等。年金應在每年季度繳納上年度的費用。
此外,CNAS 在認可過程中發(fā)生的交通、住宿等差旅費,按照國際慣例由申請機構承擔,具體標準可參照國家相關差旅費規(guī)定執(zhí)行。同時,實驗室可能還會有咨詢費、整改費、能力驗證費、設備升級 / 校準費、人員培訓費等其他費用,這些費用不是 CNAS 官方收取,具體金額因實驗室實際情況而異2。
體系運行時間不足
管理體系正式運行未滿 6 個月,或未完成覆蓋全范圍、全要素的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不符合 CNAS 對體系有效性的基礎要求。
內審或管理評審記錄不完整(如缺少不符合項整改驗證、評審結論不明確),無法證明體系的持續(xù)改進能力。